編輯點評:免費的書法字典查詢軟件
愛好書法想要自學書法的朋友可以免費下載這款書法字庫app,它包含了書法字典查詢,在線書法臨摹,書法欣賞和書法教程視頻,無論是想學習書法還是想要更了解書法都可以下載,軟件中的廣告可以點擊關閉。
功能介紹
書法字典查詢
名家書法字典查詢
書法臨摹 重影對比
練就更好的書法
書法欣賞
提高書法鑒賞
書法教學視頻
快速提升書法功底
軟件特色
1、書法字典查詢,名家書法字典免費查詢;
2、書法臨摹,重影對比,練就更好的書法;
3、書法欣賞,海量經典書法集,提高書法鑒賞;
4、書法教學視頻,快速提升書法功底。
軟件亮點
1、除了廣告多沒有什么缺點的一款書法學習軟件;
2、集眾多書法功能為一體,練習查詢和學習都有;
3、支持在線臨摹各大書法字體,手機練習很方便;
4、海量的書法教學視頻,自己在家學習書法的神器。
如何開始練毛筆書法
0. 緒論 傳統方法:手把手,請專業老師一對一指導
大家都聽說過手把手教學吧。實際上,“手把手”這個詞,最初的時候,就是形象地形容書法教學方式的。小孩子懂事的時候,就會有家里最德高望重的大人幫忙,幫助孩子把五只手指的位置都放妥當了,再抓牢孩子的手,一點一劃地把字寫出來。寫字的過程中,孩子的手應該是完全放松的,讓大人負責發力;小孩子則專心去感受每一個筆畫,應該是如何發力運勁寫成。到了真正開始讀書識字的時候,學校的先生依舊會用這種手把手的練習方法進行啟蒙,去讓學生熟悉筆法。
與我們日常學習幾何學、地質學之類的知識學習不同;書法的學習,更加強調的是動作技能的習得。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,更強調的是得到示范和反復練習。
而手把手教學的好處在于,能夠讓孩子最深地領會到正確的動作映像,能夠極精細而又最有效率地教會孩子該如何握筆,如何運筆,對不同筆畫,又應該如何處理。這種學習方法,比起野路子來說的話,能少走很多彎路。
有條件的話,當然還是建議能跟到一位好的老師,認真地跟著學上幾年。
@帶三個表
表哥說了,“6歲的時候正好”。我覺得還要打個折,3歲的時候正好。
不過知友們都過了手把手學寫字的年齡了吧?沒關系,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玩法!
0.1 自學 追求扎實而高效的練習方法
我就是從野路子中間走的,基本上大部分的彎路都走過了;雖然寫得不好,但是練起來一樣能練得很歡的!
比如這個最近練的:
(等我練到能駕馭1公分*1公分的小字的時候,以后簽名我就用毛筆簽了!哇哈哈哈!)
以一個不成功的過來人的身份,給身邊想練字知友一點小建議吧:
1. 執筆
既然沒有家長手把手教寫字了,那首先就來講執筆方法。這個問題,本來我是準備直接在百度上面搜幅圖上來就解決掉的,但是發現它涉及到一些前概念和一些常見的誤區,就一并拿出來講啦。
1.1 誤區:過分用力握筆
很多朋友在學寫字之前就已經聽說過“力透紙背”“入木三分”之類形容運筆有力的詞語了,于是就先入為主,自然而然地認為寫字的時候,就應該用力握筆,死死地把筆抓牢。
因為握筆過分用力,寫起字來就會不夠靈活、運筆艱難,寫出來的字顯得生硬而沒有靈性。
這個誤區流毒甚廣,遠至東晉著名書法家都被黑了。
王獻之幼時學于父(王羲之),其次學張芝。據說,羲之曾經從背后掣拔其筆,試測他的筆力,嘆云:“此兒后當復有大名!”可見王羲之很早就對他寄予厚望。
(摘自:博寶藝術網:王獻之《中秋帖》)
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說法居然是有來歷的!
羲之密從后掣其筆不得。——《晉書·列傳第五十 王獻之傳》
事實上,學過初中物理的朋友都應該知道,手指握筆的時候,為筆提供的僅僅是對筆管的壓力,在垂直于紙面的方向上,這個壓力僅僅影響手指對筆的最大靜摩擦力。而筆的靜摩擦力,只要與筆的重力和紙面對筆的彈力兩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夠了。無論人怎么用力握筆,都不會影響這個豎直面的受力情況。
簡單說來,只要手能把筆握住就行,握得再緊都不可能對運筆產生影響,反而因為肌肉緊張,影響運筆流暢性。握筆越松,字越活。
1.2 正確執筆方式 五指執筆法
過往書家對五指執筆有文字上的說明,但相對不直觀,故不作重復。如果這一幅靜態的圖片未能讓你了解執筆的方法,可以待會拖到后面看書法家在寫字的時候如何執筆的視頻。在此說明的是,運筆過程筆左右揮舞是正常的,但不應當歪斜,傾倒到一邊去。
1.3 執筆位置 字越大,執筆應當越高
執筆的位置和所寫字的大小相關,一般而言,字越大,筆所需揮灑的范圍越大,執筆就應當越高。通常而言,同等大小的字,行書執筆位置比楷書高,草書執筆位置比行書高。
就像拿筷子一樣,筷子拿得越高,揮舞的范圍越大;但同樣越難控制。所以需要根據字體和字的大小去決定執筆的位置。
執筆位置低時,手腕可以枕在紙上;
執筆位置略高,手腕枕在左手手背;
執筆位置高,則手腕離開桌面,手肘支撐桌邊書寫(這個姿勢不舒服,不適合我,沒試過,不負責);
執筆位置更高的話,則應該懸腕書寫了(通常配合站姿)。
1.4執筆發力 著重運用腕力
將手等效為杠桿去看的話,支點距筆越遠,發力效果越明顯;支點距筆越近,越便于操控。所以一般寫一到兩寸的字(約3-7cm)的時候,主要用手腕發力,手指輔助控制完成筆的精細運動。兩寸以上(7cm以上)則還需在此基礎上輔以手臂發力。
是否能有意識地使用手腕發力完成書寫過程,幾乎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判斷條件了。腕力強勁者,筆畫遒勁有力;腕力不足,則筆畫綿軟。
我當年練習腕力有些偏門的辦法,就是跑出去打乒乓球、打羽毛球、打保齡球。這個大家可以酌情參考,反正我自己是當作運動來做,實際上單純練習腕力,多些幾個字的效果可能更明顯。
2. 文房四寶 為避免不良用筆習慣,需慎重選擇書寫用具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認真寫字之前,先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文具吧。我們對書法了解未深入的時候,不太容易買到高質量的文具;但恰恰趁手的文具,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有效地鍛煉我們的正確書寫習慣。否則,拿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工具來使用,只會讓自己養成錯誤的習慣;而肌肉對這些錯誤的習慣,記憶力卻是非常牢固的,要去更正它,比從頭學起更花時間。
書法文具,古代稱為文房四寶,指的就是:筆、墨、紙、硯。接下來,就為大家介紹初學者應該如何挑選自己的文房四寶,以便大家盡早入門。
2.1 筆
2.1.1 毛筆標準 尖、齊、圓、健;
合格的毛筆有四項標準:“尖”、“齊”、“圓”、“健”,合稱為筆的四德。
尖指筆鋒要尖,才能寫出細勁的點畫及運筆變化;齊指筆毫鋪展開時是齊平的,而且毛色比較均勻整齊,保證筆畫輕重勻稱;圓指毛筆蓄滿墨時候的外型成圓錐形,感覺圓而飽滿,體現的是毛筆的貯墨能力,貯墨足時,筆畫飽滿有力,能避免不當的飛白;健指筆鋒的彈性,彈性好才能讓筆能自如表現。
2.1.2 毛筆分類 宜用硬毫或兼毫
從筆毫上分,毛筆粗分成硬毫、軟毫、兼毫三種。
市面常見的硬毫多由黃鼠狼毛或兔毛制成,分別稱為“狼毫”“紫毫”。彈性足,貯墨性能稍差,需掌握好吸墨量,方能使用自如。
軟毫則多由羊毛制成,柔軟圓潤。優質軟毫貯墨能力強,表現力豐富;劣質的則可以差得沒有下限。
兼毫常以軟毫為芯,硬毫長而覆在其上。取硬毫的彈性和軟毫貯墨的優點。優質兼毫兩者皆取其長,劣質兼毫兩者皆取其短。
很多朋友出于價錢上的考慮,常常推薦初學者買10塊錢以下的,諸如大X云之類的羊毫筆。其實,這類羊毫筆尚未能達到毛筆對“健”的要求。它的彈性不足,按下去以后就很難彈起來,初學者無法順利完成筆畫提按處的一些細節操作。
況且,從經濟方面去考慮的話,也不至于使用這些不適宜新手的筆。畢竟保養得當的話,一支筆是可以使用很久的。
我的建議是:萌妹子用兼毫,糙漢子用狼毫。
或者這樣說吧:筆畫清麗多變的,適合使用兼毫;筆畫剛勁有力的,用狼毫表現力更強。
另外,去買筆的時候記得問清楚賣筆老板如何開筆,如何保養。一般的筆,通常應該用水浸泡新筆的筆毫,水盡量不要浸沒筆根,把筆上的膠水浸開就可以抹干使用了。平時寫完字,就把毛筆洗干凈,掛到陰涼通風處讓其自然晾干即可。
熱門評論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