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點評:健康生活有好伴
好伴AI疾病咨詢平臺是一個搭載了AI的醫療咨詢工具,這是一個醫療咨詢的智能助手,這個AI已經訓練了非常多的關于醫療相關的數據,可以解答你的一些健康疑惑,這個軟件搭載了最新的醫學通用大語言模型WiseDiag-Z1 賦能,7*24小時全都在線,等你來使用。
好伴AI怎么登錄
1、點擊同意軟件政策;
2、點擊右下角我的;
3、在這里選擇手機號碼獲取驗證碼的方式登錄;
4、完成登錄即可。
好伴AI和deepseek在診療疾病方面,哪個好
轉自微信公眾號
卷贏大模型訓練成本之后,DeepSeek正在重塑全球AI競爭格局。
微信、飛書、百度等上百家企業一個賽一個地宣布接入DeepSeek,表面喧騰之下,實則是更多應用場景的進一步落地。
隨著各行各業的領導者全面擁抱AI,整個社會以及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正在接入AI。
不過,作為AI領域最被看好,且一直不缺討論度的AI醫療,目前始終存在“缺少領頭羊”的局面。
原因不外乎三點:
AI醫療場景細分化程度過高。從中醫到影像識別,從陪診就醫到藥物研發,落地的應用很多,但真正罕有能夠出圈的;
缺乏統一標準來評估醫療AI大模型的能力,導致缺失明確的發展和改進方向,且試錯成本高企;
行業特征所限,AI醫療嚴格受到倫理等客觀因素制約,廠商們面臨嚴格的權限和資格審查;
然而,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,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“智診科技”所推出的產品——好伴AI,上線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醫療AI功能和差異化技術,獲得了人們的目光。
更重要的是,與DeepSeek登陸App Store人人可用一樣,好伴AI現在也以APP的形態,人人可體驗。
沒病純保健,可以讓好伴AI幫看看——
比如當你拿到了一份最新的體檢報告,里面的專業名詞讓你一看一個不吱聲,沒關系,上傳一下它就能幫你解讀。
有癥狀想先問問——
它能結合真實醫生的臨床經驗、醫學手記、科研論文,給三甲醫院專家建立了數字分身,不用擠破頭掛號就能在家問診。
目前這款產品有網頁版和APP版,下面我們直接用APP實測。
首頁打開是醬紫的,一眼就能看到幾個核心功能:
實測項目一:解讀檢測單、體檢報告
這第一關,我們直接從最常見的檢測單/體檢報告解讀開啟。
只需一個上傳多圖的動作,兩張令人懵逼的檢測單就秒秒鐘被解讀出來了。
(考慮到個人對準確性的要求,一開始就打開了深度慢思考)
仔細看,在一步步思考后,好伴AI最終做出了兩個主要判斷:
膽紅素水平升高;
對于乳腺結節,右側的低回聲結節(BI-RADS 3類)和左側的無回聲結節(BI-RADS 2類)都屬于良性可能性較高的類型;
而這也都和檢測單原版結論完全對上了。
比較貼心的是,回答過程中它還和線下醫生一樣,不僅明確了復查時間,還會提醒各種注意事項。
看來小小幾張檢測單是難不倒它了。
那么,讓難度再次升級,直接扔給它一份辣么長的體檢報告PDF呢?(里面有各種檢測單、超聲圖、心電圖等)
點進右上角的「體檢報告解讀」,可以看到有兩種上傳方式:
一種是直接傳PDF文件,另一種是復制粘貼報告鏈接。
這里要插一嘴,為了真實考驗好伴AI的能力,我們提前將報告里的結論頁都刪去了。
實測過程中,它先花了大約兩分鐘解析PDF,然后會要求你回答一些個人健康狀況(20道題),再之后你就可以和AI醫生交流各項異常指標了。
整體測下來,大約10分鐘內就可以獲得一份詳盡報告。挨個比對其結果和原版結論,竟然也都完全吻合。
對了,眼尖的朋友想必也發現這里還有一個歷史報告記錄,作用就是收集整理你的歷次體檢報告。
如此一來,以后想要隨時查看自己的健康史也就更方便了。
實測項目二:線上找三甲醫生“數字分身”問診
接下來,我們再來測一下好伴AI的另一大亮點——醫學專家分身系統。
一眼望去,光看頭銜就知道這群專家線下的“號”很難掛了。
王利權(浙大醫學附屬二院/婦產科主任醫師)、鄔玲仟(中南大學湘雅醫院/婦產科主任醫師)、張煒(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/主任醫師)……
等等,先解決一個好奇,這些數字分身從何而來呢?
原來,這些是通過融合真實醫生的臨床經驗、醫學手記、科研論文、授課視頻等個人獨有的資料,利用AI技術打造而來。
像王利權醫生的“數字分身”,不僅掌握了他40余篇論文和近400個視頻中的專業知識,還能模擬他的診療思路和溝通風格,從而為j9p用戶提供高度個性化的建議(如孕期健康管理、唐篩報告解讀)。
言歸正傳,每一個數字分身點進去,其主頁都有各自擅長領域的介紹。
鑒于王醫生擅長妊娠并發癥等,我們直接咨詢一個最近剛上過熱搜的案例。
只見“王醫生”慢慢思考之后,非常細致地列出了這位高危產婦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點。
而且深扒其思考過程,也終于解答了當時看熱搜引發的好奇:
為啥要讓胎兒在胎膜囊未破的情況下出生?(原來是為了保護早產兒)
整體測試下來,這個功能不僅解答確實專業,而且相當利國利民,畢竟這就意味著最頂尖的醫療專家資源,每個人都能無差別共享,還是7x24小時響應那種。
實測項目三:全科醫學咨詢OK嗎?
當然,除了找專家處理復雜問題,醫療場景中更日常普遍的還是“全科門診和咨詢”。
但整體實用下來,好伴AI效果不錯,或許是由于它背后是730億參數的全科醫學通用大語言模型WiseDiag-Z1,因此我們可以像對話一樣,讓其幫忙提供癥狀分析、用藥咨詢以及個性化健康指導。
比如身為打工人,一旦覺得身體疲勞了,我們就總是想問:
難道是氣血不足了?(笑死,這個問題還經常沖上熱搜)
隨機找一位全科醫學專家,問問他有沒有哪些判斷小技巧。
結果,他直接從中醫角度給了一套自檢小連招,看臉色、查舌頭、觀眼睛、看頭發,這就馬上get!
此外,還有從現代醫學角度的“癥狀”診斷:
很好,是誰全中了我不說,而且建議的第一條還是不要熬夜。
emmm……發出皇后娘娘的委屈,畢竟實測的時候我就在熬夜:
不過,雖然建議咱確實做不到,但情緒價值也給拉滿了——AI還能夠以非常溫柔、積極的姿態關心俺們……
實測項目四:上下文和長記憶能力如何?
作為一個線上醫療產品,必須要具備的是能長“陪伴”,能夠對j9p用戶過往問診記錄有記憶,不必每次都重新表達。
所以我們也測試了一下,比如模糊記得,很早之前和它聊過肝功能的問題,剛好隨機抽查一下……
沒想到,它準確回憶起上次聊到還是6個月前,并且建議近期去復查。
再來一次,前一陣有落枕的毛病,到現在還沒緩解,于是又問了一遍。
從其思考過程來看,它明確意識到了j9p用戶之前就有落枕這一點:
已知前一天有落枕史……
這種記憶和上下文聯想的能力,基本上能夠實現長期健康追蹤與個性化服務了。
當然,出色的產品體驗背后,一定是基于技術上的領先。
當我們把體驗反饋給好伴AI的出品團隊時,他們也分享了背后的技術關鍵。
軟件特色
1. 智能檢測單解讀
一鍵拍照上傳化驗單或檢查報告,支持多張報告聯合分析。AI智能解讀指標,全面講解潛在關聯病癥,幫助用戶快速理解健康狀況。
2. 一站式體檢報告解讀
深度解讀體檢報告,提供專業、詳細的健康分析,解答用戶健康疑惑,守護健康每一天。
3. 24小時專家級醫學咨詢
依托全科醫學通用大語言模型WiseDiag-Z1,提供7×24小時在線咨詢服務,隨時隨地解答健康問題,成為您身邊的健康醫學好友。
軟件亮點
凝結三甲醫院主任級專家的知識經驗,完美復刻專家真實思維,讓用戶輕松獲得優質醫療資源,享受專家級的健康建議。
根據用戶的具體健康狀況,提供個性化的藥物調整方案、飲食運動清單,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慢性病,提升生活質量。
涵蓋新手媽媽、慢性病患者、職場人士等多種用戶場景,提供針對性的健康建議和緊急問診服務,真正實現“一個懂你、在意你的健康伙伴”。
更新日志
2.4.0
1、醫學模型升級:回復快速、更精準、更能理解您的需求。
2、新增專家搜索:快速找到您需要的專家分身。
3、新增機構分享:機構信息一鍵分享至微信和朋友圈。
4、修復了部分已知問題。
熱門評論
最新評論